2022年11月23日浙江卫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十九季《二十大精神面对面》特别节目第一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宁波北仑大碶灵峰现代产业园录制。本期节目的嘉宾有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二十大党代表,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党委书记史孟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富等,通鹏科技董事长王建平受邀参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本期节目中经济学家、企业家、产业工人、社区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畅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文是通鹏科技董事长王建平在《二十大精神面对面》特别节目中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分享。
主持人:请简单聊一聊,学习二十精神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
王建平: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变革,擘画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宏伟蓝图和发展前景。作为数字经济的从业者,我比较关注到几个关键词,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比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这些为国家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都指明了方向。
主持人:请问您怎么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
王建平: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主持人:刚才大家都在说,要振兴实体经济,那是不是像数字经济、互联网+的这些行业就不再是朝阳产业了?
王建平:我们企业探索及研究的是人工智能、XR技术在教育、文旅、智慧城市的行业应用研发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元宇宙科技产业赛道。从行业属性上看,是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但我觉得,我们从事的领域,既是数字经济也是实体经济。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呈现的全新经济形态。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给实体经济的市场经济环境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及商业表现形态。所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家常常在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而产业数字化,恰恰是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后,一个有力的前端表现。数字化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研发、生产、管理、流通等全过程。 当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产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产业关联,也促使实体经济产生了新产品和新服务及新的产业形态。所以对我们来说,不是做不做数字经济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来为实体经济服务,如何更好的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你们讲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确实现在很多企业也都开始进行智能化改造,那像我这种产业工人将来会不会面临失业?
王建平:我们研究人工智能、XR技术的行业应用,其实是更好的服务人、服务实体经济产业。人工智能具有深度自我学习的能力。但是计算机毕竟是0和1的代码关系,所以他会取代一些重复类、繁重类的工作岗位,还有就是需要计算机判断类及一些高危性的岗位。但是不会取代人,仍然需要产业工人,但可能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只要指挥着计算机或其他智能硬件,可以解决更多的事情。从实体经济岗位结构层面上,我认为,人工智能一定会优化一部分的职业及工种,同时也一定会诞生一些新的职业和工种。对新时代的产业从业者,会有新的文化及技能要求。应该说,人工智能会总体上促进就业,提升就业水平和就业技能,促进人们文化技能水平提高。
结语:王建平所带领的通鹏科技,是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XR(VR/AR/MR)技术在教育训练、数字文旅、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领先的XR技术行业应用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在人工智能、XR(VR/AR/MR)行业应用开发具有强劲的研发实力,拥有一批深耕行业多年的高科技研发团队及各领域的专家团队,并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保持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建研究中心、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及教学科研基地,对各垂直细分领域进行数字化赋能。极力探索人工智能、XR 技术的应用边界,用前沿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5-3-3
2024-12-5
2024-11-12
2024-7-22
2024-5-31